电子书坊

从《金刚经》谈到《无量寿经》第一讲(之三)

2016-01-24 11:41:35 点击数:

第一讲 般若为导 净土为归(之三)

 

【见浊者。五利使邪见增盛。谓身见。边见。见取。戒取。及诸邪见。昬昧汨没。故名为浊。见浊中。非不假方便之行。必不能度。…………处见浊中。决定为邪智所缠。邪师所惑。】

「见浊」是什么呢?「见浊」是见惑的前五种,就是身见、边见、见取、戒取、邪见,这五样称为「五利使」。因为它非常之迅速、非常之灵利,比谁动得都快。「见」,说俗话,当然说得不很恰当,就是你的观点、看法。对于这个事你是怎么看,你是怎么看问题的,这属于「见」。每个人有他每个人的「见」,但这个「见」,这个「五利使」,也就是见惑的前五样,是什么呢?

第一个就是「身见」。就把这样一个五蕴假合的血肉之躯,当作是自己了。爱护这个身体,种种想营养它、保护它。女同志的「身见」还多一点,她总觉得这个很美,很留恋它、装饰它。有很多修练的人,又练气功,练这个练那个,想通周天,大周天,任督脉转,这个脉通了,那个脉通了。而且奇异功能使这个身体起了些变化。这些也都属于「身见」。这是「见惑」里头的第一个。「惑」,惑乱,就是迷惑;「浊」是混浊,都是贬义词。

「边见」呢?就是落在边上。一个事情一分为二,二就两边出来了。一个球是没有边,但你刀子一切,就有两边了,就出来边了。所以一个是「空」,一个是「有」,有的人是「空见」;有的人是「有见」。有的人就把一切执为实有,一切都看成是真实的。人民币是真实的,这电器、冰箱也是真实的,明天还要买个彩色电视,临死的时候就是留恋舍不得。这都看成有。有的人就都看成是空的,外道就都看空,本来什么都没有,什么都没有就变成断灭,也是「边见」。

再有的人就执断执常,这也是两个边,「断」、「常」两见。「断见」,许多科学家说「人死如灯灭」,什么都没有了。现在国外大量的试验证明了前生,有一篇文章叫《Memory out of time》,里头作了大量的报导,证明了这些人记得他们前生的事情,他那个记忆超乎时间了,所以叫「out of time」,他还记得,举了许多例子。「断」当然不对。有的人就是「常」,有些宗教徒就说「常」。比如耶稣教,说人死了之后,将来要等着耶稣来审判,有罪的人就入地狱了,而且是永远入地狱;善人就升天,而且是永远升天了。这是常见,老是如此,也是错误。这都是边见,不落断就落常。种种的所谓边见,都是在见浊里头,不是这样就是那样,是、非种种的,这都落边,这就不多举了。见浊就是这样一个性质。

那么在见浊中如何呢?蕅益大师说:在见浊中决定被邪智所缠,就被这种邪的智慧把你缠住了。所以现在有很多练气功很什么的人,托着找朋友,说要来跟我谈谈,我说这样的一位也不要给我接见,我说现在他们连外道也不是了,不是老子、庄子的道理,这一些人只能称为养生家、气功师,所以被这邪智所缠。在这种情况之下,有这些身见、边见的人怎么办呢?如果「不假方便之行。必不能度。」他已经被邪智所缠,没有什么智慧了,你没有特殊方便的办法叫他修行,他就不能得度。还要叫他很艰苦很什么,那么去度他,他就没有这个心了,他就做不到了。这是见浊。

【烦恼浊中。非卽凡心是佛心之行。必不能度。…………处烦恼浊中。决定为贪欲所陷。恶业所螫。】

 

「烦恼浊」呢?就是见惑中的后五样: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。贪、瞋、痴是三毒,我们都知道,就不用再说了。所谓「息灭贪瞋痴,勤修戒定慧。」用三无漏学去对治咱们的三毒。「慢」就是我慢,这个我慢仅次于贪、瞋、痴。人人自个儿想一想,总觉得自己不错,总觉得自己对,而别人不对。两个人要有点意见,一定错在对方;自己的修行总好像比别人强一点。还有大我慢,就是「未得谓得;未证谓证」这种种的。 「疑」就是怀疑。对什么事都不能信,总要有点怀疑,对于正法的怀疑,那是最不得了。所以「疑根未断,即是罪根」,疑的那个根没有断,就是犯罪的那个根没有断,所以「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」就称为「五钝使」,就是我们的「烦恼浊」。

「烦恼浊」就是烦动恼乱。「烦」,烦燥;「动」,乱动,这个人喜欢热闹,安静不下来。「恼」,苦恼;「乱」,心里头很乱。大家种种的心情,实际说起来就在这四个字里头。烦动恼乱,烦燥;心里总不安,老在那动;这很苦恼;心中散乱,所以叫做「浊」,不然怎么叫做「浊」呢?为什么称为「钝使」?因为很痴重,他就老这么样,好像有惯性一样,贪就老叫你贪;瞋就老瞋,转不过来。

那么在这个「烦恼浊」之中是如何呢?蕅益大师说:「处于烦恼浊中,决定为贪欲所陷。」你在烦恼浊中,一定被贪欲像陷阱一样,把你陷进去。各种的贪,贪吃、贪色、贪享受、贪舒服、贪名、贪人家恭敬,种种的贪。「为恶业所螫。」像被蝎子螫了,被黄蜂螫了一样,被这样的恶业螫了,决定有这样一个遭遇。在这种情况之下的众生,要不是「即凡心是佛心之行,必不能度。」这念佛是个什么心?就「即凡心是佛心」,这几句话我们要好好的珍重。把你这个凡心就成为佛的心,不是这样的妙行,「必不能度。」这个「必」字在这儿很肯定。要不是把你的凡心,就你这个凡心,当下成为佛的心,没有这样的妙行,你决定不能得度。所以这也就是十方佛称赞释迦牟尼佛的道理,因为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这样的妙法。

怎么说「即凡心是佛心」?你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。念这一句名号,阿弥陀佛之能成为佛,出现这句佛号,是万德的一个果实,是万德之所庄严。是万德成了这个名号,所以这个名号之中就包括了万德。所以你念这个名号的时候,这个名号就在你心里头,这个名号也就把「阿弥陀佛」的万德,庄严了你自己的心,所以就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,大家要注意。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,当你念「阿弥陀佛」的时候,就把阿弥陀佛所有功德摄即成为自己的功德,即你的凡心成佛心。这就是密宗的道理。大家都要学密,「密宗」就是把凡夫的三业,身、口、意都是造业的,叫做三业,叫它顿然同于佛的三密。念佛就是这个法,使你的口业同于佛的意密。你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,就是庄严你的意密,也就是你的意业同于佛的「意密」,这就是密宗的道理,即这个凡心成为佛心。要不是这样的妙行,不能得度。

【众生浊者。见烦恼。所感麤弊五阴和合。假名众生。色心并皆陋劣。故名为浊。众生浊中。非欣厌之行。必不能度。…………处众生浊中。决定安于臭秽。而不能洞觉。甘于劣弱。而不能奋飞。】 

 

什么是「众生浊」呢?因为又是见浊又是烦恼浊,这样所感成五蕴假合的这么一个身,所以「色」跟「心」都否劣。身色就是这么个样,把这个皮一剥开,这里头人就是一个行动的厕所,这个身体很劣。「心」呢?也就刚才说的见浊、烦恼浊,心也很劣。所以这叫做众生,就是五蕴假合,假名为众生。在「众生浊」呢,你决定是安于臭味而不能洞觉,因为你是「浊」了嘛,所以你就安于这种臭味的环境之中,你不会感觉到。昨天晚上,我还批评我的两个女儿,我老是这么举例,我说:「大家就是粪坑里头的蛆。」现在是新社会新设备不感觉了,从农村来的,在农村劳动过的人都知道,这粪坑里头的蛆,就在这儿忙忙乱乱,争呀,这一块粪好,这一块粪不好,我要丢掉这块粪去奔那块粪;那个蛆不如我,我比它强,就不想我出粪坑!

这个,蕅益大师说了:大家在烦恼浊中,你决定安于臭秽,你不能觉得。你不认识这是粪坑,就在这争,这是一个大富翁的营养充足的粪;这个是个病号的粪,我要从这个粪,换那个粪,甘于劣弱而不能奋起。自己觉得「我总是不行」,很多人就是「我还能去往生啊,我念佛就求一个好死。」这是我自个儿的妹妹,她修了一辈子的佛,这是她的话,她就求一个好死。还有一位居士跟我说:「我念佛就希望我的一个亡者死了,我想(他得好处)。」他当时就不想我们自己的佛性,和阿弥陀佛、释迦牟尼佛也平等的,我们念佛就是把佛的功德摄成为自己的功德,我们决定可以往生,我们决定可以如阿弥陀佛一样,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。他不能担负起。

所以很多人也都很关心佛教,我说你关心佛教,第一件事就是你把自己这个灯点着。你不要去管别人,这个庙怎么样,那个和尚怎么样。你先管你自己,你这个灯先放光。他不能奋飞,净想管别人的事,总觉得。这就是「众生浊」的现象。如果在这种情形之下,没有欣厌之心。因为众生否弱,没有这个雄心壮志,没有广大的愿力,他就安于这个臭秽。你就告诉他要欣厌,这里是苦空无常,要厌离,极乐世界你可以欣羡。而且这个欣厌之中也就包括了「四弘誓愿」,包括了「苦、集、灭、道」四谛,今天时间不多,不多讲了。要没有这种欣厌之心,而且很切合实际,一般人都感觉到,尤其是年岁大的,看看无常就到了。今年发回来我的很多照片,连学生时代的,翻开一看,就唐诗说的:「访旧半为鬼。」访老的朋友,我看这照片,一半都是鬼了。底下就夏老师说的:「看看轮到我。」再轮也要轮到我了。所以这个时候得欣厌,大家众生浊也能懂得这个道理,要要求往生极乐世界。

【命浊者。因果并劣。寿命短促。乃至不满百岁。故名为浊。命浊中。非不费时劫。不劳勤苦之行。必不能度。…………处命浊中。决定为无常所吞。石火电光。措手不及。】

 

再有就是「命浊」了。因为你因很劣,所以果也很劣。感受的寿命就不满百岁。现在到一百岁的人很少很稀有,所以叫做「命浊」。我们最苦的就是这件事情。也发心了,也懂得了什么什么了,但是寿命没有了。很多很多都是错误,不觉悟。也明白了,理解力也强了,种种的也有了决心了,可是身体不顶劲了,老了。释迦牟尼佛:老了之后,修行就如那个吃过了水的甘蔗。所以希望年轻的要趁及早努力,莫待老年方学道。《涅盘经》讲了:老年人修行如挤出了水的甘蔗。造糖厂,把甘蔗挤出了水后,剩下的只是甘蔗渣。你吃那甘蔗渣去了。「命浊」就是如此。

在「命浊」之中,蕅益大师说:「决定为无常所吞。」这很快啊,石火电光般的,像把那个打火石一样打个火,闪电闪个光一样,措手不及。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,你只有不花多少时间,修密的人,有时候要十二年闭一次关,一个关接一个关,那就不容易,一般人做不到。现在这不让你费时节,像明真长老,他一天修「十念法」,修「十念法」也可以往生。你早上起来冲着西方念十口气,当然像退休的,没有别的事情的人,你这么念,表示你还是不想念。明真长老是修禅的人,他是禅净双修,用他的「十念法」也可以往生。不是一定要你功课很多,能否往生决定于你信愿的有无,品位决定于你念佛的水平。所以这不需要多少时节、多少勤苦,只有这样的不需要花多少时间,不需要勤苦去修的这样一个法,你才能够得度。因为在命浊中,生命很短。到了现代,事情很多,尤其是我们在家居士,社会上的事、家庭中的事,我们不能不管,这也是我们菩萨道的,菩萨行的一部分。净土宗的好处,就是不废世法而证佛法。世间法所应该做的事,你一样也不要废除,还能证佛法。所以这句话最妙了:「不废世法而证佛法,不离佛法而行世法。」没有离开佛法行世法,你那炒菜,何尝不可以念佛。你那带孙子、拍孙子睡觉,你要念佛的时候,对你孙子有很大的加持,这样你可以一举两得。所以没有这个行不能得度。底下最重要的一句。

【复次。祗此信愿。庄严一声阿弥陀佛。转劫浊。为清净海会。转见浊。为无量光。转烦恼浊。为常寂光。转众生浊。为莲华化生。转命浊。为无量寿。】

 

      「复次。祇此信愿。庄严一声阿弥陀佛。」你有信有愿,以这个信愿的心来庄严你这一句「阿弥陀佛」。所以念佛必定是信愿持名,光持名而无信愿,不能往生,这个要点今天来不及多说了。那么用信愿来庄严你这一声「阿弥陀佛」怎么样呢?不是五浊恶世吗,就转了,「转劫浊为清净海会。」这是劫浊,整个这个时代的一切环境都浊,还可能有核战争,到处闹灾,灾情很普遍,而且恐怖主义份子到处搞爆炸。但是你这一声(「阿弥陀佛」),就把这样一个浊变成了清净海会。当然你往生之后,这个就很好体会,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了,就是清净海会。还不知道,你这一声正念的时候,当下对于你来说,就是清净海会了。

 

「转见浊为无量光。」「见浊」就是污浊,你就变成智慧的相。「无量光」,「光」是照用,是智慧。你这就把「见浊」完全变成「无量光」了。转「烦恼浊」就成了「常寂光」了。刚才不是说「无住生心」吗,你念的时候,什么都不想,就是寂;你这一句佛号清清楚楚,就是照,这不当下就「常寂光」吗?「寂而常照,照而恒寂。」「转众生浊为莲华化生。」现在众生浊这样一个污垢之体,成了莲花化生了。「转命浊为无量寿。」人本来不过百岁,这一句佛号这么庄严之后,你就把「命浊」变成「无量寿」了,就是无量寿佛。

【故一声阿弥陀佛。卽释迦本师。于五浊恶世。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。今以此果觉全体。授与浊恶众生。乃诸佛所行境界。唯佛与佛能究尽。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。】

 

「故一声阿弥陀佛。」念一声「阿弥陀佛」,今天我要供养大家的,来报大家给我加持之恩。这一句话非常重要,拿这一句话来报大家的恩。这一声「阿弥陀佛」即是释迦牟尼佛本师,于「五浊恶世」所得的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」。念这一句「阿弥陀佛」是什么呢?就是咱们的本来的导师释迦牟尼佛,在这个世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他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,就是这一句「阿弥陀佛」。「今以此果觉全体,」现在把佛所得的这个果实的觉悟,全体「授与浊恶众生。」把这个果实全体的、一点没有留的、一点没有保存的,给给浊恶的众生。 在「五浊恶世」,见浊、烦恼浊,咱们各个都有,我也具足,「浊恶众生」。但是释迦牟尼佛他把他的这个果实,给给我们浊恶众生。这是什么?这是「诸佛所行境界」,这是佛所行的境界,只有佛才能做得到的。所以佛都称赞,称赞释迦牟尼佛甚难希有啊!这种修行,「唯佛与佛能究尽。」只有佛跟佛才能够究尽、彻底,能够行、能够解、能够信、能够说。「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。」,这「一切世间」包括什么?包括九界啊!九界|咱们六道是六界:天、修罗、人、畜生、鬼、地狱,这六界了。阿罗汉、声闻,这是七了。缘觉,是八了。九界呢?菩萨!所以这个九界,就不是说是「一切世间」,大家就以为普通世间上不能知道,不是这意思,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只指到这儿!包括了阿罗汉,包括了缘觉,包括了菩萨,一直包括到等觉,不是这些个菩萨他们的自力所能够信、所能够解的,当然佛给加被之后你能够信解啊。所以这才说明这真正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,唯佛与佛乃能究尽。把佛所多劫修行的一个果实,能够直捷、全体的给给浊恶的众生,这是「唯佛与佛」所行的境界,唯佛与佛乃能究尽。所以十方的佛都称赞,释迦牟尼佛甚为希有啊!

 今天我们就,时间也不少了,就以这个供养大家。